勃拉姆斯G大调第二号弦乐六重奏第一乐章

 

勃拉姆斯第二号弦乐六重奏(op. 36)写于1864-1865年间,距其创作第一号六重奏(op.18, 1859-1860)已过去五年,其间他写出了两首管弦乐小夜曲、三首带有钢琴的室内乐和悲壮而甜美的第一钢琴协奏曲。相比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戏剧化,这首六重奏显得温和很多;比起第一六重奏,它又显得灰暗和朴素,预示着贯穿勃拉姆斯此后大部分成熟作品的内敛气质。另外,这首六重奏,也展示出着勃拉姆斯在作曲技法——尤其是对位法——上的全面提高。

我们要介绍的第一乐章为3/4拍,奏鸣曲式,带有一段尾声。

中提琴在G大调主音和导音之间小二度的颤音式音型,揭开了第一乐章的序幕,也为第一主题铺下了一层不安的背景。第一主题的旋律由两个相继的纯五度上行开始,一个在主音G上,一个在和声关系较远的降E上,神秘的气氛顿出。随后旋律是连续的跳进,和声则徘徊于G大调和降E大调之间,回归到G,中提琴的颤音音型被更丰富的对位所取代。小提琴接过颤音后,大提琴再次奏出第一主题的旋律,而此时单纯的颤音中加入了上行和下行,加入了舞动的和弦分解,带来变化和一丝微光。

大提、中提、小提交错奏出一连串急促的下行,紧张的小幅摆动和典型的“叹息”动机结合,乐曲如此过渡到D大调上的第二主题。第二主题的旋律首先由大提琴奏出,再由小提琴接过。起初如梦幻般甜蜜优美,逐渐变得活泼,达到高潮时,音乐的形象热情而坚定,但级进后的向下五度大跳却给热情带来了某些宿命般的节制,这种节制在随后弱奏地重复高潮旋律时,带上了更浓郁的悲观色彩。

展开部和再现部不必赘述。值得一提的是,室内乐中不同乐器的“对话”在这首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,营造出重叠往复、连绵不绝的效果,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增加了音乐的厚度,也体现出勃拉姆斯高超的对位技巧。其例子随处可见,此不再逐一分析,听者宜自行体会。


很多分析者认为,勃拉姆斯这部作品与他和哥廷根一位教授之女Agathe von Siebold的爱情有关。勃拉姆斯于1859年和Agathe订婚,但最终因为他焦虑与骄傲混合的奇异心态,他们解除了婚约。然而,即使在他们分开之后,勃拉姆斯给她的信中也写道:“我爱你,我一定要再见到你,但我无法忍受束缚。请给我写信,告诉我我是否要回到你身边,拥抱你,亲吻你,向你说我爱你。”但他们实际上从未再见面。有传记作者认为,这部作品第一乐章中第二主题结尾高潮处的A-G-A-H-E, 可以看作对Agathe名字的化用。若真是如此,这一乐章中的神秘、不安、热情和梦幻般的温柔,也可被看作是对逝去爱情的追忆、无奈和叹息。

参考资料:

本文亦载于北京大学钢琴社的微信公众号,详见链接